护瓷神术:景德镇传统陶瓷稻草包装

护瓷神术:景德镇传统陶瓷稻草包装

景德镇陶瓷传统稻草包装是一个独立专门的行业工种,就是茭草,俗称"打草包",是陶瓷包装的一种方式。过去,在瓷器发运前,茭草工要用上好的稻草包扎瓷器。一般碗盘之类的,每十只为一筒,用纸垫好后裹上稻草,再用竹篾扎捆结实,方可运输。

景德镇陶瓷传统稻草包装以稻草(草结)、竹篾、包装纸、草绳、谷糠、标签等原料,经选瓷、对仝口、包纸、内茭草、内扎篾、卷草衣、茭外披、外扎篾、剪修整理等主要工序操作的传统手工技艺。根据各类陶瓷产品的大小、器型、件数、重量等方面具体情况,从力学、人体学、仓储学、体积、运输及防震、防碎等方面总结出来的。

▼这一护瓷神术是什么时候缘起的?

元朝,特别重视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景德镇的瓷器也成为了大宗的出口产品,远销亚美欧,内陆交通主要是沿着盛唐之时的"丝绸之路"进入中亚的沙漠和草原,然后翻山越岭到波斯,再到地中海。由于这一路上颠簸艰难,地理和气候条件也差,瓷器又属易碎的物质,原先的桶装形式根本不适用,景德镇人就用长稻草荚扎捆绑的方法。

这一方法不仅解决了木桶因气候干燥产生的爆裂的问题,而且减少了装运的不必要的重量,扩大了货物的数量,还有效地保证了瓷器的质量。一支支貌不惊人的草包,驮伏于彳亍而行的骆驼上,分置于沿辙而上的土车上,伴着阵阵的驼铃声,穿过了荒凉的沙漠,随着吱吱呀呀的车轮声蜿蜒于山间栈道上,走进了异国他邦。

剖草见玉瓷,使一个个高鼻梁、蓝眼睛的波斯人,无不惊叹不已,抢购一空,此其的卖价几乎与黄金相等。如此看来, 稻草包装对繁荣丝绸之路的陶瓷出口,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从那以后,景德镇的瓷器包装就沿袭了稻草包装这一传统形式,至今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稻草包装技艺的发展

自元未明初到上世纪80年代未,稻草包装技艺随着不断改进和提高,逐渐形成分工精细、组织有序、工序标准、产能可观的规模化生产。以至将稻草包装技艺发展成集历代经验之大成的博大精深的技艺体系,并在陶瓷行业内广受好评,认为稻草包装技艺是陶瓷行业内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堪称中国陶瓷传统稻草包装的杰出代表。

稻草包装是世界上最早的无文字的语言化、视觉化的产品包装的发明。通过外扎篾工序和竹篾的色彩及扎篾的不同位置来传达包装内在陶瓷品种、花色、等级等信息。历经各朝代严格管理和不断总结,可以说陶瓷稻草包装在探索产品系列化、包装标准化、无文字语言化、视觉形象化等设计方面是走在世界包装设计史前例的。

▼景德镇陶瓷淘汰千余年的稻草包装

近代以来,在计划经济时代,景德镇瓷器畅销海内外,一度供不应求。但由于不少人嫌稻草包装不卫生,不太喜欢。也总能听到因景德镇陶瓷的稻草包装不卫生,售货员嫌脏不愿拆包卖的情况。1991年,接到美国驻华使馆通知,由上海口岸发运到美国的用稻草包装的陶器,根据美国联邦植物虫害法等有关法律,出口美国陶瓷禁止使用稻草包装。

人们提起景德镇,就会自然想划"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一千七百多年来,景德镇生产的各种名瓷却一直沿用稻草包装。这不仅影响瓷都的声誉,而且也给国家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据1984年全市包装大检查统计,稻草包裝陶瓷的破损率达3%以上,年均损失金额为450万元。1984年后,一个以改进陶瓷包装为重点的全市改进包装工作企面展开,景德镇陶瓷改进包装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结東了落后的稻草包装历史。陶瓷包装破损率已由过去的3%以上,下降到1%。实现增收、节约。

景德镇瓷器,在当时的条件下,易碎的瓷器能够从生产者手中完好无损的交付到使用者手中,运输得当自然重要,却也得益于妥善、成熟的瓷器包装工艺。尽管在当代,用草来包装瓷器已经十分罕见,但是不可否认,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它确实是一门护瓷神术,能够将易碎的瓷器安全地送达。光是这一点,稻草包装术就得以流传。如今,仍有部分茭草传承至今。目前,景德镇传统陶瓷稻草包装技艺已被列入景德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急借通利息是多少钱?真的急得值得吗?
BT365账户验证需要多久

急借通利息是多少钱?真的急得值得吗?

07-19 👁️ 7834
俗语“端午到,五毒醒,不安宁”,五毒都有啥,哪个的毒性最强?
amd锐龙笔记本cpu怎么样_酷睿的最大敌人!AMD锐龙笔记本值得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