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是做什么?被人这么劈头一问,我总是嗫嚅地答不出来。
然而深入出版社的工作现场,所见尽是相当复杂的事务,也有一些只有亲身体验一番才能明了、让人不吐不快的地方。
曾经看过以出版社为背景的电视剧。剧中有经常大声叫嚣的总编辑,吊儿郎当地把脚搭在桌面上;也一定有精明能干又漂亮的女编辑,似乎不将角色清楚定型化,观众就会看不懂。
虽然无奈,但不可否认这与事实有点落差。
编辑是什么?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书籍出乎意料地少。较常听到的说法是,编辑是舞台上检场的黑衣人,或者说,编辑是催化剂。
任职未来社期间,负责埴谷雄高、花田清辉、藤田省三、平野谦、桥川文三、杉浦明平、野间宏等作家作品出版事务的日本名编辑松本昌次认为:
编辑是全面动员自己的个性、人格、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知识、教养、技术,甚至日常生活方式等个人的一切,从事与专家、作者或创作书籍者有关的工作。编辑需要的不是其中某些项目,而是综合上述一切的“完整的人格”。
而发掘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人的文学名编珀金斯认为:
编辑最需注意的是,不能为作品添加任何东西。编辑能做的,最多只是充当作家的手脚,为作家服务而已。编辑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身负重任。编辑不需创造,只需投注心力。
两位名编所谓的编辑,以及对编辑工作的认识,自有其道理,但在现代的出版环境里,仅仅如此定义编辑,似乎不够充分。
那么在出版社工作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为什么会想来出版社工作?
出版社良好的文化氛围(吸引我),这是一个由一群有思想的追梦者组成的集体。
参加工作之后,你有什么变化?
更细心,更认真,更独立。由于业务要求,经常需要核单,哪怕一个数字出错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相比没有参加工作之前,多了几分严谨。
出版社的实际工作与印象中有何不同?
想象中,编辑们都是边喝茶边施施然做出一本书,实际上并没有!编辑要肩负的责任太多了。除了编辑,每个岗位也真的都不容易,总编室的选题整理、审读质检的核对审查、市场部的营销、储运部的仓储清点工作……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都是为了出版社更好运作的必要条件。
出版社中令你敬佩的前辈和工作能力强的人有哪些共同特征?
一直在前进。工作中不断在学习,充电。
用你的专业术语来表达对出版社的喜爱之情
出版社是人生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