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药用动物、植物的猎捕采集销售使用请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獐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切勿随意猎捕,否则将触犯刑法!
獐肉
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归脾经。
功效主治
补虚,祛风。主外病虚损,消渴,乳少,口僻,腰腿痹痛。
《饮膳正要》:温。主补益五脏。《日华子》云∶肉无毒。八月至腊月食之,胜羊肉;十二月以后至七月食之,动气。道家多食,言无禁忌也。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注意
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不可合鹄肉食,成症痼也;不可炙吃,令人消渴;久吃炙肉,令人血不行。
来源
为鹿科动物獐Hydropotes inermis Swinhoe的肉。捕杀后,剔骨取肉,鲜用或干燥。生活于山地草坡灌丛中,不上高山,喜欢在河岸、湖边等湖湿地或沼泽地的芦苇丛中生活。以植物为食。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的丘陵河谷地带。
方选
1.治瘤,取獐、鹿二肉,治如厚脯,火炙令热,掩瘤上,冷更炙,可四炙四易,痛脓便愈。不除,更炙新肉用之。(《千金翼方》)
獐骨
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温;归脾、肾经。
功效主治
补虚损,益精髓。主虚损腰酸,滑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或浸酒。
来源
为鹿科动物獐Hydropotes inermis Swinhoe的骨骼。宰杀后,剥皮,剔肉,取骨鲜用或晾干。生活于山地草坡灌丛中,不上高山,喜欢在河岸、湖边等湖湿地或沼泽地的芦苇丛中生活。以植物为食。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的丘陵河谷地带。
方选
1.獐骨汤(《千金方》)
治产后虚乏,五劳七伤,虚损不足,脏腑冷热不调:獐骨一具,远志、黄芪、芍药、干姜、防风、茯苓、厚朴各三两,当归、橘皮、甘草、独活、芎各二两,桂心、生姜各四两。上十五味细切,以水三斗,煮獐骨,取二斗,去骨纳药煎,取五升,去滓,分五服。
獐髓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温;归脾经。
功效主治
补虚益精,祛风泽肽。主虚劳赢弱,面无光泽,皮肤枯燥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入膏、丸剂。
来源
为鹿科动物獐Hydropotes inermis Swinhoe的骨髓或脊髓。宰杀后取骨髓或脊髓,鲜用或冷藏。
方选
1.治皮肤皲裂,獐髓适量,五倍子少许,研为末,以獐髓调五倍子面成膏状。外用,搽局部皮肤或填充皲裂口内,不拘多少,搽后火烤效更佳。(《动物本草》)
2.治肺结核咳嗽,低热盗汗,肠燥便秘,獐髓100g,生地30g,百部15g,白蜜30g,酥20g。先以水(适量)煮前三味,文火1小时。后滤过取汁调入白蜜和酥,再煮一沸,温服之。以上为1日量,分2-3次服完。20天为1疗程。(《动物本草》)
文献摘录
1.《政类本草》
獐骨,微温,主虚损泄精。
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獐骨,味甘,无毒。
肉温。补益五脏。
臣禹锡等谨蜀本云∶獐肉,味甘。孟诜云∶肉亦同麋,酿酒,道家名为白脯,唯獐鹿是也。
余者不入。又其中往往得香,栗子大,不能全香。亦治恶病。其肉八月至十一月食之,胜羊肉;自十二月至七月食,动气也。又若瘦恶者食,发痼疾也。日华子云∶獐肉,无毒。
髓益气力,悦泽人面。
陶隐居云∶俗云白肉是獐。言白胆易惊怖也。又呼为麋(居筠切)。麋肉不可合鹄肉食,成症痼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麋,主人心粗豪,取心、肝曝干为末,酒下一具,便即小胆;若小心食之,则转祛不知所为。道家名白脯者,麋鹿是也。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骨,补虚损,益精髓,悦颜色。脐下有香,治一切虚损。
图经曰∶獐骨及肉,《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今陂泽浅草中多有之。亦呼为麋。獐之甚多,麋其总名也。有有牙者,有无牙者,用之皆同。然其牙不能噬啮。崔豹《古今注》曰∶獐有牙而不能噬,鹿有角而不能触是也。其肉自八月以后至十一月以前,食之胜羊肉;十二月至七月食之动气。道家以獐鹿肉羞为白脯,言其无禁忌也。唐方∶有獐骨酒及獐髓煎并补下,其脑亦入面膏。
食疗道家用供养星辰者,盖为不管十二属,不是腥腻也。外台秘要主瘤病。獐、鹿二种肉,剖如浓脯,炙令热,拓淹,可四炙四易,痛搅出脓便愈。不除更炙,新肉用之良。子母秘录∶主乳无汁。獐肉 食,勿食妇人知。
2.《新修本草》
獐骨,微温。主虚损,泄精。肉,温,补益五脏。髓,益气力,悦泽人面。俗云白肉,正是獐,不绝于鹿,言其白胆,易惊怖也。又呼为麇,麇肉不可合鹄肉,食之成症痼也。
3.《名字别录》
獐骨,微温,主治虚损,泄精。肉,温补益五脏。髓,益气力,悦泽人面。
4.《本草经集注》
獐骨,微温。主治虚损,泄精。肉∶温,主补益五脏。髓∶益气力,悦泽人面。
世云白肉,正是獐,不纯于鹿,言其白胆,易惊怖也。又呼为麇,麇肉不可合鹄肉,食之?
5.《医学入门》
獐肉益人治心粗,骨止泄精酿酒哺,脐下有香仍补损,麂肉甘平痔可除。
道家以獐鹿肉为白脯,不是腥腻故也。味甘,温,无毒。补人。心粗者食之减性,胆小者食之愈怯。八月至十一月食之甚美,余月食之多则动气。
骨,咸平。主泄精益精,酿酒有补下之功。
髓,益气悦颜。脐下有香,治一切虚损。
麂肉,无毒。主五痔病,以姜醋食之大效。多食发痼疾,疮疖,堕胎。头骨,烧灰饮下,治鬼疰飞尸。皮可作履。
6.《本草图经》
獐,其肉自八月以后,至十一月以前食之,胜羊肉,十二月至七月食之,动气。道家以獐、鹿肉羞为白脯,言其无禁忌也。其脑亦入面膏。
本内容主要参考《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等文献资料,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小编水平有限,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